前两天有位妈妈在群里说,女儿幼儿园发通知,让家长们赶紧看看家里有没有水晶泥。水晶泥出事了,是危险玩具。
原来起因是《广州日报》一则报道。报道说,最近小学生们流行玩史莱姆水晶泥,学校周边商店全是卖这个的。
成品一般2元左右,包装盒没有产品说明,也没有生产厂家、生产日期等,“三无产品”。
还可以用“硼砂水”DIY,价钱7元到39元不等。材料包说明上一般写着适用年龄为3岁以上。即使有“请勿食用”警示,孩子们的警惕意识并不强。
但其实,这个“硼砂”是剧毒!
就在不久前的一天晚上,杨小姐一对子女,姐姐8岁,弟弟1岁。
“店里有包装好的硼砂水,买回来后和胶水和水混合在一起,搅拌一下就可以变成水晶泥。
”但姐弟俩误用过装硼砂的杯子喝水,都时出现身体不适。“女儿凌晨起床吐了几次,总共吐了十几次;儿子当时把桌上一个湿杯子抢过来咬了一口,晚上我给他洗完澡后就吐了。”
查一查新闻,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:
因此,国内各大媒体以及学校,都紧急通告,让孩子们不要再玩“水晶泥”,包括DIY。
水晶泥的危害在哪里?
彩泥五颜六色、触感柔软、形状多样。玩“泥巴”可以促进孩子视觉、触觉多种感官认知发展,还可以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,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手眼平衡力。
彩泥虽好,但潜在威胁也很大:成分安全吗?孩子不小心吃下去怎么办?气味太大的,有毒吗?
从成分上看,市面上很多彩泥的原料中都含有液体石蜡、甘油、色素;像软陶,为了增强塑型力,还会加入软化剂、塑型剂等添加剂。虽然有时候气味不好闻,但至少是安全的(但不能食用)。
但“水晶泥”里的硼砂却是一种化工原料,在工业上广泛应用。硼砂毒性较高,世界各国多禁用为食品添加物。
成人中毒剂量为1克至3克,成人致死量为15克。如过儿童误食硼砂,致死率则更高。
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陈六平教授表示:“如果硼砂进入人体,吃进去通过血液通过消化道,对人体有很大的损坏。应该有中等毒性的,是不可以配好了就拿到小店里卖给小学生的。”
如果孩子在做手工过程中,本身皮肤有破损,或不经意间用手摸到口腔黏膜,硼砂就会被人体吸收。
如果硼砂被吃入,会与胃酸作用产生硼酸,可能会导致急性中毒,通常表现为呕吐、腹泻、皮肤红斑等。
硼砂容易吸收,从体内代谢出去却比较慢。如果小孩子长期玩含有硼砂的玩具,会引起神经系统的生化过程,直接影响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。
市面上的新玩具层出不穷,好奇的孩子们永远对翻新花样的玩具感兴趣。
对于孩子来说,什么都没有安全重要。
我们避免把危险带回家,也避免孩子在玩的时候存在风险,有这三条原则我们必须要遵守:
1.千万别买“三无”产品
选购玩具时,尽量到正规的商场和超市。特别是大型商场和超市都有严格的选货标准,也帮我们家长进行了初次筛选。
而通过电商渠道购买时,更要仔细研究和询问产品的具体情况,包括产品的成分是否安全,是否经过检测或认证。
目前我国对部分玩具实施3C认证,包括:童车、电动玩具、弹射玩具、金属玩具、娃娃玩具和塑胶玩具等6大类。
通过了安全认证的玩具的商标上会有标注,家长要注意查看,以免买到不合格产品。
除此以外,我们还要考虑玩具是否够结实,比如那些塑料玩具材料是否太脆,破裂后容易伤到孩子?
还有尺寸一定要够大,选购的玩具或者玩具的配件一定要比孩子的嘴巴大,不要买那些有小珠子或者类似填塞物的玩具,以免被孩子吞下时引起气管或食管异物。
还要判断玩具孩子是否能玩,会玩。一些化学实验玩具,太小的孩子也不适合,里面所含的化学物质,不仅存在着危险,还可能因为错误使用,导致火灾甚至爆炸。
2.使用前认真阅读说明书
很多伤害,是发生在玩危险的玩具,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没有按说明书使用玩具。
请父母在给孩子玩玩具前,一定仔细阅读标签和说明书,标签和说明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。
例如:玩具适合的年龄段,和如何正确地使用玩具。
按照孩子年龄段来选择玩具,是因为玩具具有分龄性,都是根据该年龄段孩子各项能力、理解力和兴趣来设计的,甚至在大小上,也适合孩子抓握,更避免误入气道的风险。
3.孩子玩玩具时,陪伴孩子左右
保证孩子玩玩具安全,父母最好一直陪伴着,一边引导一边保护,也要注意是否会对小伙伴们造成了伤害。比如这些:
?玩具表面是否光滑,会不会有毛刺刮到孩子的手?
?零件是否都牢固地固定在玩具上,在玩耍过程中,会不会松散?
?玩具本身要比孩子的嘴巴大(大于孩子的口腔直径),也要同样仔细检查下玩具本身的零配件,有没有误食风险。
?连接的部位有没有缝隙,会不会夹到孩子的手?
?玩具上的绳子和带子,会不会有勒伤孩子的风险?
……
安全意识不容怠慢,别因为一时疏忽,把玩玩具,好事变成伤心事。作者萌芽,萌芽研究所BUD创始人,「小芽启萌?优陪计划」的开发者。「小芽启萌?优陪计划」是基于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,以0-6岁孩子潜能发展、亲子优质陪伴为核心的父母学习体系。
(本文来自:百度宝宝知道萌芽研究所BUD)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世界很复杂,百度更懂你